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储矿仓时,永昌铅锌勐糯选矿厂已回荡着碎矿轰鸣声,浮选槽泡沫泛着金属光泽,液位屏数据跳动间,师傅们精准调控——这是勐糯选矿厂寻常的生产场景,却藏着他们斩获中国铜业先进集体荣誉的密码。
筑牢安全基石,以“铁规矩”守护生产“生命线”
“安全是生产经营的‘生命线’”这一理念在勐糯选矿厂不是口号,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行动准则。走进厂区,随处可见“生命诚可贵、安全第一位”的警示标语,更能感受到渗透在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智慧。
为筑牢安全防线,勐糯选矿厂织密“三位一体”管控网络。每日清晨,班组员工整齐列队进行班前安全宣誓,声音响彻车间,随后大家带着检查工具逐个岗位排查隐患,松动的螺丝、磨损的电缆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;各工序每周雷打不动开展“设备体检”,维修工拿着扳手对轴承间隙、密封性能进行校准,操作工则在应急演练中模拟处置,劳保服上的汗渍见证着大家实战技能的提升;厂部每月组织的全流程安全管控,更是从尾矿库坝体到药剂库防爆设施,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。
“每一台设备都是我们的‘战友’,只有把它们照顾好,生产才不会掉链子。”这是勐糯选矿厂员工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全年下来,他们累计排查整改隐患一百余项,开展尾矿库溃坝、药剂泄漏等应急演练十余次,实现“零事故、零伤害、零污染事件”的“三零”目标,为生产稳定运行筑起了铜墙铁壁。
深耕技术革新,用“巧办法”破解提质瓶颈
选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,藏在每一个工艺参数的优化里。面对矿石性质复杂、选别难度加大的挑战,勐糯选矿厂以“技术破局”为抓手,走出了一条降本增效的创新之路。
药剂调试间,技术员弯腰舀起浮选泡沫,指尖捻动矿粒观察纯度,随即微调阀门:硫化铅浮选时,改变抑制剂加入方式,取代精选区扎堆添加的旧习;捕收剂用量减了,泡沫裹挟的目标矿物却更纯粹,“轻拿轻收”让精矿品质明显提升。锌浮选研究换用新药剂后,精矿堆泛着更匀亮的金属光泽,降本与提质形成良性循环。
车间里,新型浮选机稳定运转,替换老设备后选别效果明显改善。浮选液位调控转为“液位计+电动阀”模式,传统的“人工捅料+手工调矿”模式向“数据+电动调矿”模式转变,人工放矿模式向“远程控制+自动放矿”模式转变,效率较以往大幅提高,铅精矿含铅品位明显提升,小投入很快转化为大效益。
为掌握指标波动规律,管理人员拎着贴满标签的取样桶蹲守现场,主动下沉到生产线旁“蹲点”取样,开展流程样品筛析,推行水力旋流器二段分级回路办法,浮选浓度明显提升,稳定泡沫环境。借磨矿分级优势,中矿预先分级再磨新工艺,铅、锌选矿回收率突破历史新高。
凝聚团队合力,靠“真情怀”激发奋进动能
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”,这句写在厂部宣传栏的话,是勐糯选矿厂团队建设的真实写照。在这里,老带新、强帮弱的氛围早已蔚然成风,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。
为了如期完成浮选工艺设备升级改造,厂部成立了由党员带头的突击队,各班组主动调整排班计划,技术组全程跟进设备安装调试,后勤组保障物资供应“不掉线”。
浮选平台上总能看到员工们忙碌的身影:焊工师傅手持焊枪,焊花闪烁,劳保服早已被汗水浸透,贴在背上;技术员蹲在设备旁调试参数,密密麻麻的数据对比,形成了标准的参数线;安全环保员拿着操作说明在每台操作柜上认真贴着标识,粗选1号启动按钮,2号启动按钮……最终,46台浮选机成功升级替换,工期较计划缩短5天。
老员工主动担起“传帮带”责任,破碎工段6条皮带,李师傅带着徒弟每天来来回回走60多次,浮选平台黄师傅把写满了“三会、四准、四好、两及时、一不动”操作经验的笔记本郑重地交到了小杨手中。正是这份“拧成一股绳”的团队精神,让每个岗位都成为发光点,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。
夕阳西下,勐糯选矿厂金属回收率、选矿成本等数据闪耀着光芒。这份成绩单,是勐糯选矿厂全体职工用汗水与智慧浇筑的成果,凝聚着他们对“励精图治”的极致追求,彰显着“创新求强”的不变初心。
未来,他们将继续以“不待扬鞭自奋蹄”的劲头,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凝聚同心协力的团队力量,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优秀有色金属集团贡献力量。(罗应娣、王梅)